一、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在襄城高中建设襄城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设施,为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组织全县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鼓励其取得心理咨询师证;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及教育水平,增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三、关注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任务,使他们在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的同时,学会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工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建立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通过定时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进行指导,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给予学生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五、加强家校合作。组织各校通过家长会、家访、校讯通、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发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