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县域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县支行围绕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人员、网点、资源优势,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积极实施了“金穗惠农通”工程,为广大农民办理惠农卡、社保卡等,在乡村地区布放转账电话、POS机等电子机具,设立金融服务点,提供转账、查询、小额取现、刷卡消费等服务。目前,该行已发放惠农卡近8万张,以“金穗惠农通”服务点为基础,布放电子机具346台,覆盖全县近80%的乡村,并大力推动“金穗惠农通”工程创新升级。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该行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近年来,该行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形式发放贷款1.2亿元。
三是加大服务“三农”创新力度。根据农业大县的特点和实际,切实加大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等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服务“三农”能力。根据上级行的“三农”信贷政策制度体系,明确县域“三农”信贷业务投放重点、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以集中连片和农业特色优势产区等为重点,提高服务“三农”的精准性。面对不断涌现的“三农”新主体和新需求,他们积极行动,研究服务“三农”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及时上报上级行,取得上级行的支持,以比较健全的服务“三农”产品来满足“三农”客户的金融需求。
四是努力在乡镇构建自助银行、“金穗惠农通”工程机具等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渠道体系。特别是将“互联网+”融入“三农”金融服务,推广“E商管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平台,全力打造金融+互联网的服务“三农”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