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查隐患。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对病害位置详细登记造册,科学分析病害原因和程度,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和防治对策。二是治隐患。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治理的原则,提前组织养护人员对出现钢筋锈蚀、伸缩缝破坏、桥面裂缝和支座破坏等常见病害的桥梁进行小修维护,确保治早、治小,防患于未然;严格执行上级投资计划,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在大桥两侧规范设置警告警示、限速限载标志,加大超限运输违法行为治理力度,最大限度降低桥体破坏率。三是防隐患。桥梁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日、周、月巡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坚持雨前、雨中、雨后上桥巡查,及时疏通涵洞及桥梁泄水孔,清除桥下垃圾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强化汛期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部署抢险人员、机械、物资,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桥涵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