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税收分析,把握工作主动。分行业建立税源管理台帐,按月对税收收入进行分类量化分析,对主要增减因素进行重点解剖,查找薄弱环节,研究改进对策。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夯实征管基础。对重点税源企业,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实行重点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从规范职责入手,逐步建立按税源登记、发票管理、征收服务和评估监控等环节分工协作的税源管理机制。三是加强部门协作,构建协税体系。主动联系辖区内相关职能部门,了解经济发展形势及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部门协作。四是加强信息管税,做好基础保障。加强征管质量数据分析、行业税收数据分析,强化对纳税人登记信息、财产类税源数据的管理,为开展税收分析、把握收入趋势提供真实依据。同时,严把数据录入关口,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等外部信息的分析应用,从源头上提高数据质量,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