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第十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进一步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传统美德和科学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激励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襄城县教体局在全县教体系统开展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在新学期开学集体收看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利用主题班(队)会、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课等载体,并通过开展演讲、辩论、朗诵、爱国主义专题片欣赏、主题征文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读书、贡献力量。二是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各校结合新学年开学典礼、教师节、中秋节、“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以及本地的榜样模范或重大事件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三是开展创新精神教育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参加科技讲座、观看科教片等活动,大力加强创新精神教育,让学生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一步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四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各校联合当地派出所、普法办,在学生中开展法制警示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学科渗透作用,做到法制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师资“四落实”。并通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刊出一期黑板报、观看一次图片展、进行一场法制副校长宣讲“四个一”活动,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习惯和能力。五是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民族精神教育主题,组织各校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就近开展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活动,并通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场所,走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先进模范人物,调查家乡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升华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