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庄镇坚持“五星”支部创建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厚植乡村振兴底色。
探索长效机制,实现从“突击干”到“长效治”转变。建立人居环境提升“1130工作法”,由镇人居办联合执法队组建1支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工作队,负责对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开展日常督促。定期组织支部书记通过“听汇报、看亮点、查死角”等形式开展“生态宜居星”观摩评比。推行“每周一街”攻坚行动,各社区每周选定一条村内街道作为重点清理对象,发动“五类人员”持续开展“30人义务劳动” ,引导群众把环境整治由“村中事”变成“家中事”。
释放闲置资源,打造从“一处景”到“处处景”样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布局,鼓励村民盘活院内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庭前院后废弃空地,大力推进农村旧宅“一宅变四园”,构建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片的格局。持续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引导党员群众实行门前“三包”,强化示范引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整”与“治”结合,通过五美庭院评选、星级文明户认领等措施,乡村治理有序开展。
开展增植补绿,实现从“添新绿”到“展新颜”转变。扎实推进“果树进村”工作,邀请县林业部门专业人员入村指导栽种,着力破解群众“怎么种、如何养”的难题。强化后期管护,采取责任到户、门前绿树、效益归户等措施,确保种一棵、成一棵,种一片、绿一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抢抓春季植树季节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村旁、路旁、坑塘等,大力开展“植绿、增绿、补绿、见缝插绿”四大工程,为群众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宜居环境。
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从“小工程”到“大民生”提升。谋划村级建设项目25个,农村公益性奖补项目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4个,推进以黄桥、北常庄、金刘、黄庄等9个先进农村社区建设,以点带面推进镇域建设提档升级。计划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个,修建水泥路6.7公里、沥青路5.1公里,优化出行条件。加强镇区综合管理,申报省级第三批生态宜居“美丽小镇”,推进宜居宜业村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