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监管提效。延伸环保监督基层末梢,根据各村(社区)人口数量设置环保宣传员,实现全镇环保宣传、监督全覆盖;多元主体齐抓共管,整合农业、畜牧、规划、行政执法等部门,多方力量开展巡查检查,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实现“防患于未然”。
二是突出问题整治。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明确镇环保专线,压实各村(社区)属地责任;开展联合执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散乱污企业、涉水企业、畜禽养殖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其中3家存在疑似污染问题,责令相关企业及时整改,建立整改台账、销号管理。
三是突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微信群、村村通广播等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全方位宣传上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悬挂横幅42条,组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动员村民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之中,擦亮湛北碧水蓝天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