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行“网络+网格”双网共治。成功建成了“镇-村-网格”三级网格体系,配置了“1+32+N”双网融合工作小组,包含32余名线上网格员及15名网络志愿者,参与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等工作上来,充分提高了网格治理工作效能,形成了完善的融合队伍,织密了全镇线上线下“连心网”。
二是实行平时网格与“战时网格”相结合。将全镇各村、镇直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网格内资源进行“战时”再调配、再布局,统筹全镇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合理安排、科学划定“35”个“战时网格”。日常工作仍然采用原来的23个“平时网格”管理机制组织开展,由所属的村、社区网格员做好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并为战时工作收集相关信息,实现平战状态信息共享。
三是充分发挥民族团结促进会的作用。各街设立由老党员、老干部、寺管会成员、老复退军人、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成的民族团结促进会。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掌握动态,及时同当事人沟通,确保了矛盾纠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村一级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