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襄城 > 襄城新闻

襄城县采取强力措施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09-04-21 15:3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要求,我县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促进产业聚集区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做法:

 

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产业聚集区整体规划。目前,我县共有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民营经济产业园等3个产业聚集区。在产业园规划、建设过程中,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综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认真做好各产业园整体规划工作。特别是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我县结合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走煤焦、煤化、煤电等综合发展之路,提高综合效益,制定出台了襄城县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从2006年到2020年,分三个分阶段对产业园的发展方向、产业经营链条的延伸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从原煤、焦炭、煤矸石到焦油加工、甲醇提取、粗苯加氢精制、硫铵回收、燃气发电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煤化工循环工业链,完成产业附加值是原煤价值的8倍,为建设起点高、技术新的产业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营经济产业园已被初步确定为省级产业集聚区。近日,我县专题召开了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会议,对规划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倒排规划编制工作时间表,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和规划环评评审等工作。

 

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我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来打造主导产业经济循环链。一是积极论证、储备项目。紧紧围绕煤焦化工、制鞋、纺织、卫生用品行业及相关产业,围绕拉伸产业链条,发展下游产品。二是拓宽招商模式,实施项目招商。在结合自身特点论证项目的基础上,通过襄城在线、襄城县商务网站等进行项目发布,实施网上招商。目前,已与6家融资机构建立了联系,扩大了招商引资渠道。三是利用现有企业优势,实施以商招商。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谋求与平煤集团的合作,不断扩大对首山焦化的投资建设力度,为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实施集团带动战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龙头企业,以此带动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我县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上,通过多项措施,促使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在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平煤集团首山焦化公司总投资19亿元的150万吨焦炭项目已开工建设,配套建设的粗苯、硫氨回收加工装置,以及30万吨甲醇、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待项目全部建成后,首山焦化公司年产焦炭将达到260万吨,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利税25亿元。届时,该公司将成为中国中部最大的商品焦生产基地。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改善发展环境,努力为企业创造“想投、能投、敢投、多投、双赢”的优良环境。一是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重点工业项目制度。将重点项目按职责分工由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县级领导干部对分包的重点项目每月至少现场办公一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提高服务质量。成立了各园区管委会,项目所需的立项、规划、用地、建设、电力、注册登记、资质审查等有关手续,由管委会全程代理,极大地优化了服务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市重点项目首山焦化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龙兴达煤化工、福源、天诚、鸿泰鑫等洗煤企业也都先后建成投产。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对符合政策要求、国家鼓励和优先发展的项目,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我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和《襄城县关于加快发展工业聚集区的意见》,在项目入驻、审批、建设方面实行联席办公制,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方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用地方面提供财政扶持,在税收方面提供利润分成,充分调动县直各单位、各乡镇的招商引资积极。四是优化产业聚集区周边环境。由县公安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建立警企地治安联防网络,加强对产业聚集区重点项目(企业)保卫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大型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发生的各类案件立案率达到100%,治安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刑事案件破案率达95%。成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监督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周边环境的暗访督察力度,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对影响项目建设环境行为的举报投诉,一经查实,严肃处理。五是建立重点项目推进长效机制。在认真落实《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制度,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运行分析会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经济运行分析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