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湛北镇平安建设办公室通过悬挂警示横幅、布设案例展板、发放科普手册及面对面讲解等传统宣传方式,在便民服务大厅前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当拉横幅成为反诈标语的“扩音器”,当宣传页化作防骗知识的“传声筒”,将防诈知识送进街头巷尾,让群众在熟悉的场景中筑牢风险防线。
一、横幅标语会“说话”,街头巷尾敲警钟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警惕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在湛北镇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前,数条红底白字的横幅如警示灯般悬挂用直白通俗的语言点破非法金融的套路本质。
展板区则变身防诈知识库,展板拆解非法集资的“致命伤害”,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不少群众驻足拍照:“拍下来给老家爸妈看,比打电话说更清楚。”
二、宣传页里藏“干货”,面对面讲透风险账
“大叔,这手册里有咱镇去年被骗的案例,您瞧瞧骗子咋忽悠人的。”工作人员递出的《防骗指南》,用方言俚语解析“熟人拉投资”“代办高息存款”等套路,比如把非法集资比作“拿鸡蛋换石头——看着赚了,实则亏光。”现场累计发放资料100余份,不少人当场折起书页做标记:“这页‘三问原则’得记牢——问收益是否合理、问资质是否正规、问亏损谁来承担。”咨询台前,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群体“定制”讲解,给老年人模拟假客服话术,教商户辨别POS机套现诈骗。某超市老板听完案例后主动删除手机里的可疑贷款APP:“就像进货要验真伪,借钱也得看资质,这课没白听!”
三、让传统宣传长出“长效根”,筑牢群防群治屏障
别以为收了传单就完事,保护好个人信息,千万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避免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进一步损害自己的财产安全。镇平安建设办公室李主任表示:“传统宣传看似老办法,却是贴近群众的‘最优选’,积极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让防骗知识像赶集一样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