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应急管理局 县级
2024-12-26 2024-12-26 09:43

襄城县2024年安全生产情况暨开展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4-12-26 09:4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2024年,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守牢安全底线。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不断健全完善和落实各类机制,切实发挥安委办指导、协调、监督作用。2024年召开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4次来研究安全生产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县委中心组组织3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学习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视频。四次召开安全生产扩大会议,部署我县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安办牵头抓住作用,强化督促指导。加强安全生产分析研判,2024年县安委办印发了县安委会文件12个,县安委办文件18个,各类小红头59个。印发安全生产提醒函17个,督办函8个。全县重点领域和16个乡镇共检查企业20269家,排查隐患12982处,已整改12225处,列入计划整改749处。共发现治理重大安全隐患27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形成安全生产简报27期,月报8期,成立16个督导检查组,开展暗查暗访9次,进一步压实各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持续强化专项整治。积极吸取国内其他地方事故教训,组织我县打击非法违法小化工,冷链厢车违法载人、废弃构筑物隐患排查,小制衣制鞋厂管理混乱、开发区工贸企业大起底大排查等专项行动,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隐患排查整治。

四是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领域事故隐患。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摸排、严厉打击广泛宣传,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共排查闲置废弃的厂房(仓库)413处,废弃养殖场105个,闲置民房904个,其他地点252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暂未发现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协助化工园区“重大风险防控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在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增设开发区应急管理中队,配合开发区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隐患排查、专项整治。

二、聚焦重点,以最严标准全面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2024年,虽然我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仍发生9起,伤亡11人的交通事故,湛北丁庄、山头店两起事故被群众举报到国务院应急部网站。进入冬季,火灾、低温雨雪冰冻等事故灾害风险变大,煤矿、消防、危化、燃气都是事故灾害风险大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从6个方面做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一是持续扎实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排查。该活动时间从现在到明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重点是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煤矿、燃气、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总体要按照“三管三必须”,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属地负责,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坚决守牢不发生群死群伤的底线。

二是持续保持对烟花爆竹“打非”高压态势。各有关单位要全面排查、集中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运输、储存及销售烟花爆竹的行为,切实把该项行动作为减少大气污染排放、防范化解烟花爆竹安全风险、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重要举措对待,确保此项行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三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乡镇、开发区及安委会成员单位要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联防联控机制。要落实好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确保本质安全有较大提升。

四是紧盯重点场所强化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对人员密集场所、敏感场所特别是学校、医院、养老院、大型商超等,要进行全面排查,组织开展好生命通道大畅通、消防隐患大排查等行动,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防踩踏、火灾等群死群伤事故发生。要加强对学校、幼儿园的校车安全管理,严防校车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审批和监管,严防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五是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已经进入紧要期,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扛牢安全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聚焦安全防范重点加大警示宣传,切实增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要全面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要加强实战演练,不断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做好靠前驻防和值勤备战,确保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六是是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等重大灾害风险防范。要全面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完善预警响应联动机制,严格执行指挥响应和运行制度。要加强风险防控,各有关部门要紧盯老旧房屋、建筑工地、设施农业、养殖设施、旅游场所等重点部位,深入排查排除风险隐患。抓实防范措施,抓细抓牢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