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襄城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召开防范“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及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座谈会,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明确改进方向,切实提升全县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与法治公信力。县政府办、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单位业务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类案不同罚、小过重罚”典型案例、上级移交的该类案件线索及行刑反向衔接接收检察机关移交的检察意见书等情况。与会执法单位针对行政处罚中防范“小过重罚”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及解决方法展开讨论。县政府办、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结合各自职责,围绕如何防范解决“类案不同罚、小过重罚”问题分别发表意见。
会议要求,一要开展自查自纠。各参会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本单位近两年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全面筛查,重点查找是否存在“类案不同罚”“小过重罚”及程序不规范、说理不充分等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责任,坚决整改到位。二要开展执法监督专项评查。将“类案同罚”和“过罚相当”原则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核心指标和必查内容,重点抽取涉及市场主体、民生领域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深度比对分析,查找同领域、同类型案件的处罚差异及其合理性。三要用好府院、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府院、府检联动良性互动平台,精准有效协调化解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重大风险和突出矛盾。各执法部门要加强与检察院、法院及司法局的日常沟通,在复杂案件处理、执法疑难问题等方面主动寻求指导,同时加强部门间横向沟通协调,统一执法尺度和标准,避免因职责不清或标准不一导致“类案不同罚”问题的出现。